瓷都在线取名免费测试打分
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,网上叫车服务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常见现象。即使在新闻频频爆出网上叫车司机对乘客存在不当行为的背景下,依然无法阻挡消费者对滴滴快车等服务的热情。近日,一个名叫童女士的乘客的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童女士居住在杭州,已经怀孕一个月的她因为发现先兆流产的迹象而格外小心和注意。一天,由于遇到大雨,童女士为了前往医院做B超检查而选择了滴滴打车。这次乘车经历让她感到非常不满。
上车后,童女士发现司机态度冷淡,甚至因为车辆电量不足要求他们在下一站下车。童女士无奈表示,下雨天打车不易,他们等了近半个小时才等到一辆车,如果再等一辆可能时间更长。作为孕妇,她不愿来回折腾,担心对肚子里的宝宝造成影响。她向司机解释了情况,希望他能理解。
司机并未立即采取措施,而是坚持寻找充电桩充电。童女士本以为只是短暂等待,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,寻找充电桩就花了超过十分钟,充电更是长达40分钟以上。这让本应在上午10点30分到医院的童女士错过了预约时间。童女士愤怒地表示,她看到手机上的叫车时间显示可以在不到十点的时候到达医院,但实际到达时已经十一点多了。这样的延误让她无法按时见到医生,只能改挂下午的号,等待数小时。
在医院等待的过程中,童女士越想越生气。她给滴滴打了差评,只给了司机一颗星,评论道:“很不满意,各方面都很差。”童女士认为,司机在接单时应该考虑自己的车辆电量是否充足,因为司机可以看到自己的行程信息。既然他知道自己的车不够电,为什么还要接受这个订单?这不是在耽误时间吗?
后来,童女士查看司机的评分,发现只有4.3分。这说明她并非唯一一个对司机有问题的乘客。童女士表示:“我只是想让他以后不能接单!”对此事件,滴滴快车回应称将向司机信访部门报告情况,并在72小时内联系她。
这个故事引人入胜,不仅展示了消费者在面对服务不周时的无奈和愤怒,也反映了网上叫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。作为消费者,我们有权对不良服务进行评价和投诉,希望相关平台能够重视消费者的反馈,加强管理和监督,确保提供优质的服务。司机作为服务提供者,也应该更加负责和专业,确保在提供服务时能够考虑到乘客的需求和权益。